人走茶凉(人走茶凉小说)-泡茶


《1》

说起大汉朝的武将,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一对甥舅:卫青与霍去病。

等到卫青老了,霍去病去世了,汉朝又出现了一员新(推荐阅读:菊花山楂,学习茶知识请关注:www.lhecha.coM]的大将,叫做赵充国。


“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”、“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”等词汇,与他有着紧密的关系。

公元前63年,汉朝的边疆又出现了战事。

羌族打算和匈奴联合,攻打汉朝的“鄯善”和“敦煌”两座城市,以切断汉朝与西域的通道,从而在上孤立汉朝,达到他们吞并西域诸国的目的。

汉武帝的孙子汉宣帝刘询(就是当年流落江湖的卫皇孙),听到这个消息,急忙求教于老将军赵充国。

赵充国详细分析了汉羌之间当下的形势,他说,羌族是个大族,族里小部落很多,各正为政,互相狐疑,很容易离间他们。他们现在之所以联合起来,想必是有人暗中许了他们什么好处。我建议我们现在要派人去安抚他们,借机了解羌族和匈奴合作的,再作打算。

谋定而后动,好主意。

汉宣帝于是派了一个叫义渠安国的人去做安抚使。

义渠安国,是个义渠人。义渠,也是边疆少数民族的一枝。起先,他以同为少数民族为由,深深地同情羌族人,签下了一些让步的条约。

没想到羌族人得寸进尺,进一步进犯汉朝疆域。义渠安国因此而受到了赵充国的和皇帝的批评。

于是义渠安国这个耿直boy第二次去羌族的时候,完全把老将军赵充国的计策抛到了脑后。

他痛恨羌人的狡猾,把羌族的三十几个小部落的首领,抓起来杀了。同时还杀了一千多羌族平民。

这下羌族人不干了,纷纷起兵反汉,攻击汉人居住的地区,杀人成河。给边疆造成。

消息传到西安,赵充国感叹道: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
原本的策略是安抚并私下查察,在义渠安国的导演下,变成了血流成河,难怪汉朝中期,兵祸又再一次集结在西北边疆。

带兵打仗,安邦治国,都需要有一个认真细致的执行者。再好的计策,如果没有人严格遵照执行,再好的计划,终将付诸流水。

《2》

这跟泡白茶的道理是一样的。

原本是一泡好白茶,产区好(高山),工艺好(日光萎凋),储存好(温度湿度标准),正常情况下,会冲泡出鲜香甜润的茶汤来。

然而,若在冲泡时,选择了不适当的茶具(紫砂),不适当的水(自来水),不适当的出水方式(坐杯),一样会泡出苦涩难当的茶汤,给舌面以强烈的刺激,仿佛遭受了一道酷刑。

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。

要泡好一杯白茶,很多细节,非常值得注意。

比如,茶友就问了村姑陈一个细致得不能再细致的问题:

请问白牡丹泡完一两泡后,突然有事要出去,等过几个小时回来再泡,味道就和前面泡的不一样了,这是怎么回事呀,是不是泡了茶就要一次性把茶泡到换茶呀,不能长时间放置不泡呢?

这问题,看似简单,其实却不简单。

这里面,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,却包含着非常多的、在冲泡白茶时常常为我们所忽略的细枝末节,如果不留意,就容易泡出味道不好的茶汤,从而辜负了一泡好茶。

正是,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

《3》

如茶友问题中所言,泡茶时,需要持续不间断吗?

这个问题,要客观看待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譬如,我们要试茶,也就是要严肃地、客观地来审评一款白茶的优劣,具体地、细致地来区分清它的香气、滋味和韵致,那么,这个过程,就不能间断。

审评白茶,需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,以及持续性的感官体验。

如果中间有别的事情插进来,让我们分了心,或者中断了感觉,那接下来的审评效果,就会大打折扣,让你和之前的感觉接续不上,甚至会,巅覆之前的所有判断。

有可能,一开始审评的时候,我们觉得一泡白茶香气清雅,汤水润泽,感觉很愉悦。

但喝到第四冲的时候,响起,出去接了个电话。

打完二十分钟回来,发现人走茶凉,茶汤亦凉。

倒掉公道杯里没喝完的茶汤,重新烧水泡茶。

等新的茶汤冲出来的时候,才发觉,咦,味道不对劲。香气变弱了,汤感变重了,变苦涩了。

原本茶汤里那股子香清甘活的韵致,轻白红香的美感,消失不见了。

就像一个女子,最初你对她的印象是琴棋书画,样样精通。第二天却发现她好像变了一个人,言语无味,面目可憎。

面对这种茶汤(推荐阅读::云南白茶,学习茶道文化和茶艺教程请访问:茶文化,:www.lhecha.com),你几乎要人格了。

《4》

上面说的是,我们在试茶时,不应该该随便中断。

那么,如果不是在试茶,不是在搞学院派的研究,只是随便喝喝,是不是就可以中断呢?

是可以的。

列位看官,白天大多数时间在单位上班。

上班的时候喝茶,原本就是见缝插针,在工作的间隙,偷得浮生半日闲。

这种工作状态下喝茶,就很容易被打断。

突然来了个同事,找你要份文件,你就得放下茶杯,放下热乎乎香喷喷的茶汤,起身到柜子里翻找,或者去电脑里打印。

或者临时来个电话,接起来三言两语还讨论不清楚,可能还得到电脑前面对照着说,这一来二去,至少半小时才能弄完。

回来一看,茶早凉了。

真是无可奈何,但也释然,上班时喝茶,原本就是偷来的美好时光,中断一下,也属正常。

反正不是审评,不需要保持感觉的延续性,只要喝到的茶汤是香的,是自己喜欢的味道,就满足了。

甚至,上班时喝茶,那种嘈杂的环境里,感官本就不灵敏,就算中断之后续泡的茶汤,口感稍差点,可能也喝不出来吧。

只要不影响心情,那就继续喝。

《5》

有没有一种折中的办法,既适应了这种临时的中断,又不让茶汤变了味道呢?

有。

那就是“揭盖晾茶”。

我们知道,白茶冲泡了之后,突然中断,接续后新泡出来的茶汤容易苦涩,不复初时的风姿,是因为,在中断的这段时间,茶叶闷在盖碗里,遭受了高温高湿的折磨。

这种折磨,让盖碗里的白茶,挥发了香气,损耗了茶氨酸,过多地释放了咖啡碱,从而让茶汤从香清甘活的美人,变身成满口苦涩的油腻男。

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,村姑陈建议列位看官,如果实在不得已,白茶泡到一半的时候要离开,那起身的时候,顺道把盖碗的盖子揭起来。

当盖碗没有了盖子,盖碗内茶叶中的热气,会自动向空气中散热,从而在短时间内冷却。

这就是揭盖的好处——让盖碗中的茶叶,迅速晾凉。

不至于因为被盖子闷住,在热汽中憋闷着,过量释放苦涩物质,并生成一些的物质,从而影响继泡后的茶汤口感。

当然,揭盖晾茶,有利有弊。

利是,能保护茶叶,不令其闷坏。

弊是,让茶叶暴露在空气中,容易遭受空气中细菌的污染(要视房间空气清洁度而定,若是身处空气清新之地,则不必有此顾虑。)

当然,是闷着茶叶好,还是揭盖晾凉好,是选择苦涩变味的茶汤,还是选择有可能被污染的茶汤,主要还是看列位看官个人的选择,

无非是,相害相权取其轻罢了。

《6》

茶叶,它是有灵气的植物。

它在茶树上生活时,它是活的。它被采下来制作成茶叶后,仍然是活的。

只是这种活,并不是人们常规意义上的活,而是生物学或者化学意义上的活。

平时,我们是感受不到它的这种活的。

唯有它被冲泡,被坐杯,被闲置时,我们才能从或清润,或芬芳,或浓郁,或苦涩的茶汤里,感受到它的情绪,它的本质,它的气韵和它的风骨。

请列位看官,认真的,细心地对待每一泡茶。

它生长,采摘,晾晒,烘干,储存,运输后,来到你身边,是多么的不易。

珍惜这份难得的缘。

饮一杯清茶,在岁月静好面前,浅笑安然。


标签: